×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錦心似玉》——這世上認識你的人很多,但懂你的卻很少

维尼 2021/08/04

《錦心似玉》裡最甜的劇情,就是侯爺徐令宜和羅十一娘的感情互動了。

侯爺徐令宜和羅十一娘的感情,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也堪比愛情婚姻互動的教科書,他們兩人在其中的成長也可圈可點,來聊聊為什麼羅十一娘能走進侯爺的心裡這件事吧。

沒有一個人能走進侯爺的心

在羅十一娘嫁進徐府之前,永平候徐令宜的後宅,算下來有一妻四妾。可是這五個女人都沒能走進侯爺的心,更不要說和侯爺心心相印了。徐府上下包括徐老太夫人,也就是徐令宜的母親都認為,這是因為徐令宜性格冷淡,用現在話說就是事業型男人。

其實,看了幾集就發現,徐令宜並不是性格冷淡,只是後宅除了讓他頭疼之外,並無半點溫度。

徐令宜的一妻四妾,都不是自己心儀的想娶之人。不過這不是重點,因為侯爺是認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不想擁有美滿的婚姻生活。正如他對元娘說的話那樣,縱然做不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也是不錯的,可就是這樣的想法也無法實現。

先來說四個妾,每一個妾都是帶著一種目的嫁給他的。因為目的不同,所以和他在相處互動的時候,也處處透著每個人的特點和心機。

文姨娘出身商賈之家,文家用錢資助徐家立戰功,借機把女兒嫁進徐家做妾。文姨娘生了一個兒子,成為庶長子,可以說地位有點尷尬。文姨娘的目標很明確,手裡一定要有很多很多銀子,確保兒子安全長大考取功名,到那個時候母憑子貴,她的後半輩子就不會像其他妾室那樣淒慘了。

徐令宜陪文姨娘吃一頓飯,文姨娘張口閉口都是銀子。商賈出身的她,覺得愛一個人就是給他最貴的吃穿用度,卻忘了自己丈夫是經歷過艱難困苦的人,面對奢侈的飯菜,徐令宜實在是吃不下去。

直到徐令宜離開,文姨娘都不明白為什麼。

和文姨娘一樣的是秦姨娘,她是徐太夫人的貼身丫鬟,是母親指派給徐令宜的。正因為她從小做奴婢,並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徐令宜說話根本無法保持平等的交流。就算是面對一幅畫,兩人也是各說各的,無法做到心靈相通。

還有早早離世的佟姨娘,完全是元娘自作主張,在自己懷孕期間做局,讓侯爺納了自己的貼身丫鬟做妾。

至於喬蓮房,她努力走進徐令宜的內心世界,卻從沒真正地去瞭解對方的內心,而且她為自己考慮算計太多,以至於徐令宜一直對她保持距離,也可以說是拒絕她的。

在元娘的喪期,徐令宜看到三個姨娘暗自較勁,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不免悲從心來,這樣的後宅不要也罷。

那麼,元娘和侯爺有感情嗎?是有的。元娘是徐令宜的正妻,雖然羅徐兩家的聯姻也是玩了世家規則,但是羅家在徐家最危難的時候幫了徐家,可以說沒有羅家當年的進言,也不會有後來侯府徐家。所以,徐令宜的心中一直是記著這份恩情的。

但是,元娘在羅家大太太的教育培養下,太精於後宅算計爭鬥了,一方面為保兒子諄哥的嫡子地位,另一方面為羅家謀求利益發展。這兩樣,讓元娘忽略了他們之間的夫妻之情。

從佟姨娘到喬蓮房,元娘算計了徐令宜一次又一次,讓徐令宜心灰意冷;元娘想要徐令宜實現的願望,徐令宜給不了,兩人做不到同心同德,也讓元娘心生怨憤。

甚至元娘在病故之時,都給侯爺找好了繼室,籌謀到這一步,可以說元娘有才有魄力但是都用錯了地方。

感情失去了應有的溫度,也就很難走入彼此的心裡。

為什麼羅十一娘可以入侯爺心?

其實,羅十一娘嫁給徐令宜,也是元娘籌謀的一步棋而已,是再三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羅十一娘知道自己的棋子命運,但是她不會讓自己一直做棋子,她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羅十一娘和前面說的五個女人,在一開始,她們嫁給徐令宜的情況都一樣,沒有分別,所不同的就是,這五個女人嫁給徐令宜都想得到一份安穩,而羅十一娘嫁給徐令宜是為了找到害死她娘的人,然後離開侯府。

可以說,羅十一娘一開始于侯爺,無所圖。但是,無所圖的她,並不是不用心去生活。

在羅十一娘剛嫁入徐家的時候,徐令宜是對羅十一娘有防備的。第一,羅十一娘是元娘的妹妹,並且參與了設計喬蓮房的事情,很可能也是一個喜歡算計之人;第二,羅十一娘一個人跑到碼頭被徐令宜碰見,這也不是大家閨秀所為,很可能是一個沒有教養的女子。

徐令宜尊重這位新夫人,完全是看在羅家和元娘的面子上,只想相敬如賓就好。

那麼,羅十一娘做了什麼,讓侯爺刮目相看呢?梳理一下有三件事情,比較重要,是改變侯爺對她看法的開始。

第一件事,羅十一娘愛看書。羅家對女兒們的教育都比較重視,這一點從元娘寫字還有羅十一娘的一手漂亮小楷上就能窺探一二。羅十一娘是打算離開侯府的,所以婚後並不願意同房,為了避免尷尬就總是遲睡。看書成為最好的藉口,沒想到歪打正著讓侯爺看到她喜歡看書的另一面。

第二件事,是侯爺教訓諄哥,命其蹲馬步。羅十一娘看在眼裡,晚上借用洗澡水燙來諷刺侯爺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妥當。讓侯爺感受到羅十一娘的善良和細心。

第三件事,是侯爺做噩夢,夢見當年徐家被抄家的情景,一時睡不著來到花園散心。沒想到碰到了思念母親的羅十一娘。羅十一娘對侯爺說,她知道侯爺的心事,說侯爺是,想得太多又無力改變。

這句話看似平淡卻戳中了徐令宜內心最脆弱的地方。對於徐令宜來說,在外他建功立業振興門楣,但是父兄之仇還沒有報,在內妻妾成群但沒有一人是良伴,自己還是孑然一身苦悶孤寂。

這個時候,羅十一娘的做事恰恰在彌補他內心的遺憾,一個是家宅和,另一個是知他所想。

這是羅十一娘有意為之嗎?並不是,這是羅十一娘的性格和思維方式,決定了她會如此處理事情。

也可以說,想走進一個人的心裡,既不是元娘那樣,保持距離的博弈權衡實現相敬如賓的目的,也不是喬蓮房那樣,只考慮自己感受就想得到琴瑟和鳴的生活,更不是文姨娘和秦姨娘那樣,只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對方,卻從不提高自己的格局和眼界。

那是什麼?

是像羅十一娘這樣,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處理事情,既保持自己的獨立又照顧到對方感受。

感情中的兩人相處不過如此簡單而已。

「懂你」不是說說而已得走心

喬蓮房自認為自己很懂侯爺,知道侯爺年少之時最愛撫琴。她傾心于侯爺的琴技,以為用琴就能叩開侯爺的心門。其實,她在那一刻是已經走近侯爺內心的,只是她太急功近利了。

侯爺沒有和她共彈一曲,而是送給她,自己收藏多年的琴譜,喬蓮房因此失望生氣。她只顧自己的願望沒有實現,卻忘記了站在侯爺的角度考慮,為什麼侯爺現在不彈琴了。

但凡她留意,問一下侯爺身邊的照影,就會知道答案,也不至於錯失走進侯爺內心的機會。

羅十一娘在侯爺的書房看到琴譜就會問照影原因,知道了侯爺不再彈琴的原因是大仇未報。

羅十一娘也開始學琴,因為知道了原因所以學琴的目的就和喬蓮房不一樣,那麼效果也大不同,所以喬蓮房輸給羅十一娘,再正常不過了。

在很多人看來,找一個「懂你」之人很難,就像徐令宜一樣,在後宅從一個院子到另一個院子,轉了一大圈,都找不到一個說話的人。這種落寞滋味就像深夜的月亮孤獨地懸在空中。

但是,看看羅十一娘和徐令宜的互動就會發現,「懂你」也不是很難,,兩人沒有太多語言的互動,更多是行動上的彼此成全和支持。在做事中,兩人的想法和感受不謀而合。

「懂你」不是一味迎合對方的喜好,也不是無原則地支持對方的所思所想,而是保持自己獨立的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加以分析,然後作出自己的決定。

「懂你」不是讓自己成為有求必應的那個人,也不是讓自己成為不斷被索取的那個人,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看到對方需要什麼,然後找到其中的平衡,讓雙方都獲得滿足。

「懂你」不是單方面的付出,也不是無條件的忍讓,而是雙方的一種互動,是兩人一起演繹的你進我退、我行你讓的舞步,是兩人的相互成全和彼此成長。

願你能找到一個「懂你」的良人,也願你學會做「懂你」之人。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