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因為劇情偏離唐朝歷史,且削弱了一代明君李世民的真實實力,所以自上線起,便一直被抨擊。
但劇情改編「眾口難調」,本就很難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
至少目前來看,《長歌行》「國之大義」的立意,並沒有崩壞,而對於「杜如晦」「房玄齡」等歷史人物也做了相對完整的刻畫,不算抹黑歷史。
從演員陣容來看,劇中這些飾演唐朝重要人物的老戲骨們,雖然戲份占比不多,但對其而言,「戲比天大」,他們甘願為熱巴吳磊等後輩做陪襯,也用演技與付出給新人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正因為有這些老戲骨的存在,整部劇的製作水準才達到了更高的一個層次。
老戲骨在一定程度上等於一部戲的保障,這句話不無道理。
NO.1耿樂「李世民「
「李世民」是創造大唐盛世的一代明君,這個歷史人物在大眾心中的分量自是不用多說了,影視化改人設是一定會被罵的。
早前播出的《風起霓裳》,便是因為將「李世民」降智成無腦的庸才,被觀眾吐槽得體無完膚。
《長歌行》對於「李世民」的刻畫,其實算是近幾年最立體、最貼近史實的一個了。
而耿樂在這一角色的塑造上也比較有層次,玩弄權謀時的自信,上陣殺敵時的霸氣,以及在想起流落在外小女兒時的心疼,和對長歌的愧疚,耿樂的「戲」基本都在眼神裡,即使整段戲臺詞寥寥,但僅看他的眼神,也能瞭解這個角色當下心中所想。
NO.2李光復「孫思邈」
藥王「孫思邈」的出場雖然比較晚,但他幾度救長歌於危難,總是給人一種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感覺,是所有配角中,令觀眾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個。
其實這種脫俗的角色,是不太好拿捏的,很容易會演成招搖撞騙的市井混混,這就十分考驗演員的演技功底,和對角色的理解了。
在談起如何塑造角色時,李光復老師表示,自己將角色融入了生活,不僅僅是在劇組的鏡頭下,即使收工了,他私下的狀態,無論是吃飯還是走路,都是「孫思邈」。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沉浸式的演法,可以幫助演員更好的共情角色,深度入戲,他才能將這一人物塑造的如此飽滿。
NO.3李建義「秦老」
李建義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老戲骨了,《天下第一》中的「曹正淳」、《人民的名義》中的「季昌明」,都是他所塑造的比較知名的代表性角色。
此次他在劇中飾演「秦老」一角,其實相對於之前的角色,沒有那麼強的存在感,但是人設比較討喜,一路護女主周全,不計回報的追隨女主,是個一心不二的忠臣。
而李建義的演技也是比較能代入觀眾,看他的戲,仿佛不是在看古偶戲,而是權謀劇。
雖說角色的關注度並不高,但李建義在與熱巴劉宇甯的等後輩對戲時,絕對是感染力最強的那一個,前輩與後輩的差距,同框對戲一清二楚。
NO.4成泰燊 「杜如晦」
「房謀杜斷」是比較知名的一個歷史典故,《長歌行》在劇中對這一典故,做了相對完整的還原。
但對於這場戲,大眾其實抱有比較多的爭議,不少人覺得演得過了,兩位忠臣被編劇改得像是逆臣的人設,尤其是「杜如晦」,在權謀戲裡,時常踩在「李世民」頭頂「叫囂」,實在荒唐。
不過,「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於角色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人設崩塌,也有人覺得改得恰到好處,是全劇的演技高光,這就要看追劇的觀眾如何理解了。
但無論人設如何,不得不說,成泰燊的演技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前期執著于追殺李長歌,後期又動容不忍,這個角色的心理變化,過度自然。
據說為了這個角色,成泰燊還專門進行了禪修,這或許就是老戲骨的精神,哪怕是一個戲份寥寥的配角,只要演了,就會付出百分百的真誠。
NO.5譚建昌「魏徵」
「魏徵」是個外冷內熱,心懷國家的賢臣,所以,愛才的「李世民」,即使知道了「魏徵」曾勸諫「李建成」起兵殺他,但事後也並沒有報復。
不過「魏徵」雖是治國不可或缺的人才,可脾氣強,甚至有些老頑固,幾次拒絕「李世民」的好意,譚建昌一臉憂愁與倔強,將角色身上的糾結感詮釋的恰到好處。
整部劇的高光戲份,大部分都在朝堂,「杜如晦」「房玄齡」與「魏徵」這三位老戲骨同框,看點十足。
NO.6楊明娜「奕承公主」
「奕承公主」是一個於觀眾來說可恨,於歷史來看卻又可悲可憐的角色。
她心機深沉,多番算計女主,害了不少無辜之人的性命,但是她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作為前朝公主,她甘願受辱,蟄伏多年,吃盡了苦頭,哪怕是利用兒子,犧牲性命,也勢必要光復隋朝。
站在國家的角度來看,或許她不是一個正面的人物,但也不是一個絕對的反派。
楊明娜表示這個角色雖然只拍了2個月,但卻是這幾年裡,相對來說,她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奕承公主」並不是一個隻為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角色有自己的性格與特色,是獨立鮮活的。
而楊明娜也是將「奕承公主」前期的隱忍,與奪權後的野心,刻畫得準確且生動,觀眾對其好評不斷。
NO.7晉松「延利可汗「
「延利可汗」是草原霸主,與「李世民」站在對立面,這個角色的人設是不太討喜的,兩軍交戰,他假意求和,卻想在暗地裡安排射箭手擊殺「李世民」。
但於歷史來看,劇中的每個角色其實都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立場不同而已。
晉松的身材是適合草原壯漢這種角色的,演起一方霸主,頗有氣場,而在面對李世民壓迫時,慌張卻又強裝鎮定的情緒,詮釋的也十分到位,在採訪中晉松說過,導演只要給他一個點,不需要再多說其他的,他便可以呈倍數的返還。
真正的戲骨,他對於角色理解透徹,他知道這個角色當下應該做怎樣的反應,無需導演多說。
NO.8楊子驊「房玄齡」
「房玄齡」是最具智慧,且識人善辯的一個人物,楊子驊將角色的「善」與「謀」準確地傳達給了觀眾。
他遇事冷靜,且能迅速想出對應計策,在「玄武門兵變」後,為了留住魏徵,「房玄齡」強行將其扣在府邸,足見他的「老謀深算」。
楊子驊以往演過不少古裝劇,每次他都可以抓住角色身上的特徵,即使戲份不多,也絕對是劇中無法讓人忽視的存在,之前在《贅婿》與《河神2》中,楊子驊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戲骨們不求戲份多少,每一場戲,每一個鏡頭,都有在用心打磨,熱巴在採訪中,也曾表示過,這些戲骨連衣服的甩袖都是戲,劇中這8位老演員,你更喜歡哪位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