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
相信,這句經典又老套的臺詞,我們早就聽過無數遍了。
任嘉倫在觀眾的心目中,早就埋下了深情的種子,這一次在《周生如故》裡又毫無防備的長成根深蒂固的大樹。
而那樹根更是已經牢牢地紮進了人們的心裡,穩固的如同永遠也撼動不了的泰山。
然而,再刷《周生如故》才恍然,原來,比周生辰愛得更深的另有其人。
而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漼時宜。
一、重塑自我開口說話
漼氏一族乃是豪門望族,權勢顯赫,作為族中出身正宗的唯一女孩,漼時宜還未出生,就被指婚太子。而後,皇帝病體纏綿,大權旁落,高皇后隻手遮天。
漼時宜的父親因為得罪了高皇后被降罪。漼府宗主為了保全家族,逼迫時宜母親與父親和離。然而漼家不僅讓兩個人和離,並且還把七郎趕出了長安城。
一家人生離死別,時宜在得知父親再也不會回來時,經受不住打擊,突然暈倒,而後患上了失語症。
由此可見,漼時宜是一個特別重情重義的孩子,父親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極為重要。
在沒有進入南辰王府之前,漼時宜的生活中除了母親的教導和對父親的無限思念外,她基本常年和書為伴,是個懂規矩,明事理的大家閨秀。
到南辰王府後,師兄師姐們對時宜也是相當照顧,好的東西總是第一時間留給她。周生辰對她更是滿眼寵溺,知道大家閨秀在意禮節,苦口婆心的跟時宜說:既然進了王府,就忘記那些俗禮,你現在是王府的漼時宜。
作為王府的團寵,時宜早就感受到了大家的愛。而師傅,早在她入南城王府前城牆上遠觀他訓兵時,就已對他情根深種,周生辰早就是她心目中的一束光。
周生辰知道漼時宜的失語症是因為心病造成的,出征之前,特意跟時宜說:我希望再回來時,你能開口說話,哪怕是叫我一聲師傅,或者是周生辰三個字。
王府的愛,師傅的囑託,無疑是一副最好的良藥,漼時宜開始無數次的練習發音。終於在有一日她成功地說出了師傅兩個字。她開心得像個孩子,想要給師傅一個驚喜。
終於在白馬寺危機中,崔時宜情急之下喊出了「師傅,劍」並扔過去一把寶劍,助周生辰退敵。開口的那一刻,周生辰在漼時宜心中的地位已經和最親的父親一樣了。
二、當眾拒絕富家公子,實則表白師傅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漼時宜被楊紹劫持到南蕭,周生辰一路單槍匹馬的跟到南蕭。這一路,周生辰的眼神從來沒從時宜身上離開過,時宜亦是如此。
龍亢書院一遊,在恒愈的多次神助攻下,二人雖心悅彼此,依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可把螢幕前的我們急壞了。
聽琴,乘船暢遊之際,侯莫陳公子邀約漼時宜共飲美酒,引的小南辰王醋意大發。懟的侯莫陳公子:既然有美酒,為何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
一曲《子夜吳歌》:年逢九春陽,自從別換來,何日不相思!大家都欲言又止的,弄得時宜好奇心十足更是聽得尷尬落滿地。
就連乘船的時候,船夫的一個脫杆,更是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四目對望,面紅心慌,畫面感十足。
恰巧遇上江陵城中貴女遊湖,一句:敢問烏篷船上的公子是外來客嗎?
答曰:是啊,龍亢書院的貴客呢!
這可把那一船城中貴女激動壞了,隨性邀約小南辰王上船共飲一杯吉祥酒。
這可把時宜嫉妒壞了,趕緊從船裡出來,扯著小南辰王的衣袖,還喃喃自語到:不是說看風景嗎,一起啊!宣示主權不要太明顯了吧。
船夫打趣道:小娘子,你要是再晚上去半步,你家公子怕是要被拉上船喝酒嘍!
這一路粉紅色的泡泡,早就把二人之間的感情推向[高·潮]。
侯莫陳月的窮追猛打,更讓漼時宜明白了自己對師傅的情誼!
侯莫陳月對漼時宜一見鍾情,知道時宜的真實身份後,更是追到龍亢書院來請罪。愣是追著時宜問:姑娘可有婚配?無論有否,還請姑娘讓在下死心。
一句:我沒有婚約在身,但我已心屬一人,我對他心意已決!
表面上是拒絕侯莫陳月,實則是赤裸裸的表白師傅,終究還是漼時宜先踏出第一步。
而小南辰王呢,江陵之行,他陪漼時宜一起品嘗美食、聽曲看戲、喝菊花酒、渡重陽節,儼然過上了普通人家的小日子。
他在龍亢書院漼時宜的門外聽了一夜雨,回想自己尷尬的實力和身份,年少時立下的終身不娶的毒誓,漼氏可能受牽連慘遭滅門的後果,周生辰懦弱的退縮了,他終究又變回了小南辰王,沒有說出「我要娶你」那句梗在喉頭呼之欲出的承諾。
三、為了師傅,忍痛接受賜婚
漼三娘不辭辛苦,趕到西州,只為告訴時宜被賜婚廣淩王。她太瞭解自己的女兒了,更知道她的心思。
在此之前,時宜已經想好的後半生該如何來過。她說:她想一生於西州,修纂經史,實則是想嫁的人不能嫁。她說:女兒從未有過妄念,只想留在西州,陪著那個她愛卻不能嫁的周生辰。
可是坊間傳聞:漼氏侄女和小南辰王行苟且之事,罔顧師徒名分,亡故綱常倫理。
亦有傳聞說:小南辰王意在舉兵,將天下改姓自立,漼氏和小南辰王府將聯手,美人天下雙手供上,意在分裂疆土,由望族一躍成王。
天下的望族和王府的勁敵更在虎視眈眈,不會放棄一切摧毀和中傷王府和漼氏的機會。
好一句:世人喜頌英雄,但也惜英雄落塵土,從古至今向來如此。更是逼的漼時宜不得不離開師傅。
一見如故,一念傾心,然而卻無語言表。往後餘生,縱然是長風萬里,依然難訴心意。
為了師傅不被詬病,不被污蔑,不落塵土,她還是選擇讓步了,忍痛接受賜婚。
四、同生同死的勇氣
假如,周生辰再一次入中州,他沒有為了救小皇帝束手就擒,沒有被污蔑成反賊,沒有受剔骨之刑慘死。漼時宜知道師傅是完好的,王府是完好的,即便她不愛廣淩王,但她至少還有活下去的勇氣。
可偏偏,周生辰為了滿朝文武,為了小皇帝,為了蒼生大義,放下了武器。他沒有辜負皇兄對他的囑託、皇室對他的培養,沒有放棄對北陳百姓的守護,但他還是唯獨辜負了一路隨他征戰沙場的將士和日日盼他平安歸來的漼時宜。
他想過他死了,天下或許可以免於戰火,但他卻忘了漼時宜會怎麼過。他以為,漼時宜當了王妃就會安然餘生。他留下「辰此一生,不負天下,唯負十一」的血書,是告白也是告別。
可偏偏,聽到南辰王府反叛時,時宜就崩潰了。看到xue書時,更是心如死灰。周生辰的死讓漼時宜徹底喪失了活著的勇氣。
原本,她的親朋好友為她安排了一條逃離皇宮的路,她可以去南蕭龍亢書院度餘生的,但她的心已經死了,在知道周生辰遭受剔骨之刑的時候就死了。
於是在周生辰離開的第四天,時宜身著一襲紅衣,舍去漼姓,帶著滿心的恨和遺憾從城樓一躍而下,堅定而決絕。那句「周生辰,我來嫁你了」還在空中迴響,那個深愛著周生辰的小十一已隨他而去,悲壯卻無悔。
所以,從始到終,都是漼時宜勇敢的邁出一步又一步,直到生命的終結。
雖然,在這場愛情中,周生辰也付出了深情,但是仔細想想,原來,漼時宜遠比周生辰愛的更為深沉。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吧!